古人说:“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中秋这一天月儿最明,观赏天空中一轮皎洁明月,嘴里品味着圆圆月饼,怎不令人感慨万千?若是月宫中真有嫦娥仙子,何不下凡到人间来与人们一同品尝月饼呢?真如李商隐所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清天夜夜心。”
尽管丰收的中秋节日瓜果梨桃石榴枣已应有尽有,但是节物中首选的依然是月饼。中国最早有月饼的记载在唐朝,高祖李渊与群臣妃嫔欢度中秋时,吐蕃的商人敬献 外表装饰华美的圆饼,李渊指着天上的圆月笑说:“应将圆饼邀蟾蜍。”相传在月宫中有金蟾和玉兔,蟾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癞蛤蟆”。有传说讲这个癞蛤蟆就是 嫦娥变的,因为她对自己的丈夫不忠。高祖欲“邀蟾蜍”共吃月饼,设想他一定是希望下凡来的癞蛤蟆又变回嫦娥,不然中秋佳节之时与癞蛤蟆一块儿吃月饼多扫 兴!
唐朝时只有圆饼,到了南宋时才有月饼一词(见吴自牧《梦梁录》),但不普遍。到了元朝末年才兴起月饼风,其时义军首领张士诚利用中秋节向亲友赠送月饼的机 会,在饼中夹带起义令,约定各路义军在中秋节起义。那时的月饼还很简单,在山西雁北一带至今还保留元朝时的制作方法:用麻油和水再加上红糖在铛上烤熟,表 面呈金黄色,在其上点以红色图案。在陕西很多地方仍然保留着古时的制作工艺。清朝时不准叫月饼,因为饼与“病”同音,故而叫“月华”,此令起于宫中,后流 传至民间。
转载:
今晚报-生活在线-内容页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