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9日星期日
寿庆
寿诞礼仪是每当生日时举行的人生礼仪,终生要重复好多次的。不过,这些在生日时举行的礼仪因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虽然这些礼仪的中心意义都在于祝福,庆贺健康长寿,但潮俗年纪轻的一般不叫“寿礼”,而俗称“过生日”。从前,从周岁结婚前,孩子生日当天,其母只让其吃两个染红壳的鸡蛋(或另加甜豆腐),作为纪念而已(现在,大多数人的经济比较好,为小孩过生日则很隆重,如有人为小孩过生日,除了要买服装、买玩具外,还要买很多蛋糕,请来一群小朋友,同唱“祝您生日快乐”的“生日歌”,同吃蛋糕、糖果,有的还将蛋糕送到幼儿园给小朋友吃)。结婚以后的成年人生日,就有鸡蛋、粉丝、猪肉等几样菜色,也不进行隆重宴请(潮州市沙溪、陈桥等地有岳父母必先送礼给女婿“过生日”,后女婿才送礼为岳父母祝寿。否则,女婿虽有来庆寿而不用备礼品而不被责怪之俗)。民众认为,小孩子、青年人做寿是不妥的,要折寿。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能举行寿礼。当到了50岁,称为“上寿”,且儿子娶妻后时才可举行“做生日”(有些地方忌50岁做寿,因五十为一百折半,不吉利,故忌在此时祝寿)。到六十虚岁或六十一虚岁即六十周岁做大寿庆(“大生日”),以后每逢十,即七十、八十、九十、一百,或逢一,即七十一、八十一、九十一、一百零一,都可做大寿庆,这就要办得更隆重一些,当然要视经济能力和子女多少而定,子女多的,经济好的都要大操大办,否则也只是应付一下。做生日当天,家中要备鸡蛋、面条(寓意长寿)及酒菜(当中要有韭菜,取寿长久之意)设宴为父母祝寿,向亲友送甜面汤,并请亲友赴宴;亲友也要献上喜酒或寿仪往贺,礼品中必备面线,俗称为长寿面,以示健康长寿。平年小庆家宴,不邀请亲朋,但女婿半子,可例外。今人已不大讲究旧俗,比较随意点。
解放前潮俗做大寿庆者多为富豪之家,其后辈儿孙除有感念长辈福荫之功外,也多含有张扬门户、夸耀于人的动机,甚或有借机敛财者。除了常见的发请柬外,也有登报广告的。做大寿庆视规模大小,或在家里或在公厅祠堂或在宾馆酒楼举行。厅堂上视祝寿对象或挂“福禄寿”三星绣帐或挂“寿”字帐、“松鹤”帐,前设八仙桌,摆寿面、寿桃及福寿五果(佛手、香蕉、石榴、桂圆、大桔)。仪式开始,主持赞礼者唱赞词,寿者先拜祖先,后坐中间或夫妇前排而坐,接受儿孙家眷跪拜请安。子孙拜毕,分列两旁陪寿者接受亲朋贺拜,按内外尊卑先后,亲朋或作揖或鞠躬致礼,口诵祝词,寿者作揖或鞠躬回礼。礼毕侍茶,赴宴。庆贺者都先送来金银珠玉、字画、寿帐、名贵补品、酒肉、蛋画等寿仪。寿帐寿联一类,多写“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芝兰气味松筠操,龙马精神海鹤姿”一类赞颂之辞,画卷镜屏也多松鹤之图。豪富者除备酒席外,还请戏班、纸影班演出。演出节目必有《十仙庆寿》、《麻姑献瑞》之类。此时,僧尼乞丐也作不速之客前来光顾。寿家对此不拒之门外,给点小费,算作为善事,讨个吉利。旧社会能做大寿庆者十分稀罕,如今各类新富渐多,给父母做大生日者规模不及往时富豪,俗套也甚简,请演员,红歌星到来演艺助兴的,已不多见。惟食品中增设生日蛋糕,则是新时尚。
揭西县客家地区旧俗做大寿庆仪式在午夜前举行,寿者先拜北斗星君,接着拜祖先,之后子孙拜寿,多四跪八拜,口念祝祠,寿者赏赐子孙红包。第二天早上才接受宾客祝寿。主人站寿堂右方,宾客站左方,相对互相作揖三次,再对换位置互揖三次,礼毕,退而待午宴。饶平县的畲族也重寿庆,一人寿庆,全村忙碌。祝寿兼祭祖,都在春节期间举行。五十寿者在正月初五日,六十寿者在正月初六日,七十寿者在正月初七日,依此类推。祝寿时,全村歌手云集,唱颂歌,主家答歌,歌罢赴宴,食又歌,反复数次,尽兴而散。
转载:
潮汕民俗网
五福临门
到底五福是什么呢?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注:《书经》上所记载的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的终命(《书经洪范》)
‘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
-------------------------------------------------------------------------------------------------
民间流传的五福是:福 禄 寿 喜 财
-------------------------------------------------------------------------------------------------
世间难有十全十美的福
五福合起来才能构成幸福美满的人生,一分开可就不妙了。比方说,有的人虽然长寿而没有福气,有的人富贵而健康情况不佳,有的人为贫贱而烦恼,有的人身虽富贵但十分操心,有的人满足、于清贫悠闲的生活,有的人贫贱而善终,有的人富贵长命而最后却遭遇横祸不得好死。人生境遇多得不胜枚举,五福临门才是十全十美的,其余的各种情况都是美中不足,是有缺陷的福。
为什么福有残缺的现象?
今生的境遇不好,都是由于我们的过去(包括前世)所造的恶行(恶业)的结果。譬如说,过去或前生爱虐待动物的人,今世就多病;过去杀害动物的人,今世就会得短命的苦果;过去或前生吝啬的人,今生就会贫穷;过去或前生傲慢的人,今世就卑贱;过去或前生激动好怒的人,今世就丑陋;过去或前生以残忍的方式杀害人类或其他动物,今生就会不得好死。
长寿而贫贱的人是因为他过去慈爱动物,而却吝于施舍;富贵而短命的人是因为爱施舍财物,而却杀害动物;丑陋而富贵的人是因他过去慷慨大方,可是却容易发脾气;容貌端庄而地位卑微的人是因为前世有容忍心、持守戒律,而轻视他人所导致的结果。总括一句话,五福有缺陷,主要是由于行善和积德不完全。
五福是果报,人的果报取决于四重法律:天律--大自然的规则;德律--人类道德法庭的审判;法律--做人不能违犯的强制性要求;阴律--如影随形的阎王爷的判决。
五福当中,最重要的是第四福--‘好德’。有著生性善,宽厚宁静的德,这是最好的‘福相’,因为德是福的原因和根本,福是德的结果和表现,以此敦厚纯洁的‘好德’,随时布施行善,广积阴德,才可培植其他四福使之不断增长。
-------------------------------------------------------------------------------------------------
据《书经洪范》记载的五福是:第一福‘长寿’,第二福‘富贵’,第三福‘康宁’,第四福‘好德’,第五福‘善终’。
‘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
-------------------------------------------------------------------------------------------------
古代的说法五福:一日寿,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日攸好德,五日考终命.
现代引变而来的说法五福:福、禄、寿、喜、财.
-------------------------------------------------------------------------------------------------
转载:
“五福”分别指的是那五个福 爱问知识人
《九章算術》
內容簡介
章目 名稱 內 容
第一章 方田章 各種形狀田畝面積的計算
第二章 粟米章 各種榖物的比例交換問題
第三章 衰分章 比例分配問題
第四章 少廣章 講述平方、開立方、開立圓問題
第五章 商功章 講述土木工程及立體體積的數學問題
第六章 均輸章 按人口、路程距離、物價等計算捐稅徭役問題
第七章 盈不足章 用"盈不足術"方法分解有關營商問題
第八章 方程章 介紹線性方程組的解法,其中涉及正負數概念及計算
第九章 勾股章 勾股定理應用題及二次方程的解法
世界之最
1. 最早有系統地敘述分數約分、通分和四則運算法則。
2. 最早提出正、負數的概念,並有系統地敘述正負數的加減法則。
3. 最早提出"盈不足術" 化解方程。
4. 最早提出聯立一次方程的概念,並用算籌記數及"遍乘直除"的方法變換,求出方程的解。
转载:
九章算術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中的数学成就是多方面的:
(1)、在算术方面的主要成就有分数运算、比例问题和“盈不足”算法.《九章算术》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叙述了分数运算的著作,在第二、三、六章中有许多比例问题,在世界上也是比较早的.“盈不足”算法需要给出两次假设,是一项创造,中世纪欧洲称它为“双设法”,有人认为它是由中国经中世纪阿拉伯国家传去的.
(2)、在几何方面,主要是面积、体积计算.
(3)、在代数方面,主要有一次方程组解法、开平方、开立方、一般二次方程解法等.“方程”一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引入了负数及其加减法运算法则.作为一部世界科学名著,《九章算术》在隋唐时期就已传入朝鲜、日本.现在它已被译成日、俄、德、英、法等多种文字.
转载: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及刘徽注简介
《九章算术》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和数学知识长期积累的结果,它汇集了不同时期数学家的劳动成果。三国时的数 学家刘徽认为:“周公制礼有九数,九数之流,则《九章》是矣。……汉北平侯张苍、大司农中丞耿寿昌皆以善算命世。苍等因旧文之遗残,各称删补。故校其目则 与古或异,而所论多近语也。”根据刘徽的考证结果,《九章算术》源于周公时代的“九数”,而他所见到的《九章算术》是西汉时的张苍、耿寿昌在先秦遗文的基 础上删补而成的,其中包括了大量西汉时补充的内容。根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资料来分析,刘徽所言是可信的。
《周礼·大司徒》云:“保氏掌谏王恶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日六乐,三四五射,四四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这是说贵族子弟教育以礼、 乐、射、驭、书、数为6门课程。每门课程又有若干细目,例如“数”这门课程中有9个细目。东汉郑玄《周礼注》引郑众说:“九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 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今有重差、勾股。”郑众所列虽然未必都是《周礼》九数原有的细目,但其中大多数科目大概早已见于先秦,西汉时仍然是传统 算术的主要纲目。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农业、手工业以及各种工程技术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科学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数学知识和计算技 能的发展。当时的统治阶级要按亩收税,必须有测量土地、计算面积的方法;要储备粮食,必须有计算仓窖的容积的方法;要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和其他土木工程,必 须能计算土方和工程人功等项目;要修订更为精确的适合农业生产的历法,必须掌握处理有关天文数据的复杂的计算方法。先秦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相当丰富的数学 知识和计算技能。近年来湖北省荆沙市张家山西汉墓竹简《算数书》的出土,不仅表明少广、均输等算法早已有之,而且发现“程未”(即“方程”)算法也见于其 中。《算数书》大约是在吕后(前187~前180在位)至文帝(前179~前157在位)初年的下葬品,其完成年代显然更早一些。可以肯定,《九章算术》 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等章的解题方法,绝大多数部分产生于秦或西汉以前。
《九章算术》所包含的各种算法是汉朝数学家们在秦以前流传下来的数学基础上,适应当时的需要补充修订而成的。按照刘徽的考证,张苍和耿寿昌都是参加过修订 工作的主要数学家。《史记·张丞相列传》记载,张苍(约前250~前152)经历了秦、汉两个朝代,他在高帝六年(前201)以攻藏茶有功封为北平侯。 “自秦时为柱下史,明天下图书计籍。又善用算律历。”他还“著书18篇,言阴阳律历事。”耿寿昌的生年年代不详,汉宣帝时官至大司农中丞,“以善为算,能 商功利”得宠于皇帝(见《汉书·食货志》)。他于天文学主张浑天说,甘露二年(前52)奏“以圆仪度日月行,考验天运状”(见《后汉书·律历志》)。张苍 和耿寿昌都是数学名家,又身居高位,由他们主持修订先秦流传下来的《算术》是很自然的事情。根据刘徽的记载,他所注释的《九章算术》最后是由耿寿昌删定 的。我们认为耿寿昌删补《九章算术》的年代可以定为这部书完成的年代。
《九章算术》是由国家组织 力量编纂的一部官方性数学教科书,对两汉时期数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广韵》卷四有“九章术,汉许商、杜志、吴陈炽、王粲并善之”,《后汉书·马援 传》有马续(约70~141)“博观群籍,善九章算术”负记载。此外,史书中还有郑玄(127~200)、刘洪等人“通九章算术”的记述。可知该书是当时 学习数学的重要教材,在东汉光和二年(179)一块铜版上的铭文规定:“大司农以戊寅(138?)诏书,……特更为诸州作铜斗、斜、称。依黄钟律历,《九 章算术》以均长短、轻重、大小,以齐七政,令海内都同。”这说明该书在东汉时期不仅广为流传,而且度量衡研制涉及的数学问题也要以书中的算法为依据。许 商、杜志可能是《九章算书》成书后最早研究过该书的数学家。许商、杜志都是西汉后期的数学家。《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许商算术》26卷、《杜志算术》 16卷。这两部书都是汉成帝三年(前26)尹咸校对数术著作之前撰写的。许商、杜志的著作完成年代与耿寿昌删补《九章算术》的年代相去不远,他们的数学著 作应当是在研究了《九章算术》的基础上完成的。
《九章算术》不仅在中国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 世界数学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贡献。分数理论及其完整的算法,比例和比例分配算法,面积和体积算法,以及各类应用问题的解法,在书中的方田、粟米、衰分、商 功、均输等章已有了相当详备的叙述。而少广、盈不足、方程、勾股等章中的开立方法、盈不足术(双假设法)、正负数概念、线性联立方程组解法、整数勾股弦的 一般公式等内容都是世界数学史上的卓越成就。
传本《九章算术》有刘徽注和唐李淳风等的注释。刘徽 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他生活在三国时代的魏国。《隋书·律历志》论历代量制引商功章注,说“魏陈留王景元四年(263)刘徽注《九章》。”他的生平不 可详考。刘徽的《九章》注不仅在整理古代数学体系和完善古算理论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而且提出了丰富多彩的创见和发明。刘徽在算术、代数、几何等方面都有 杰出的贡献。例如,他用比率理论建立了数与式的统一的理论基础,他应用了出入相补原理和极限方法解决了许多面积和体积问题,建立了独具风格的面积和体积理 论。他对《九章》中的许多结论给出了严格的证明,他的一些方法对后世有很大启发,即使对现今数学也有可借鉴之处。
刘徽之后,唐李淳风等对刘徽注本作了一些注释,创见性的东西较少。原来刘注意义十分明确的不再补注,盈不足、方程二章就没有李注。有刘、李注文的《九章算 术》,在宋代有北宋元车七年的刻本,南宋嘉定六年的刻本。清初,宋刻本都渐已散失。流传到今的只有上海图书馆保存的南宋残本(仅存前5章)。自清代戴震 (1724~1777)从《永乐大典》中辑录、校订《九章算术》后,便依次刊刻成微波榭本、《四库全书》本、武英殿聚珍本。后来又有依武英殿本排印的《丛 书集成初编》本以及依微波激本翻刻的屈曾发重刻本、《万有文库》本、《四部丛刊》本等诸多版本。
宋代杨辉于《详解九章算法》(1261)中选择(X章算术)80道典型问题作了详解,对刘、李注文也进行了一番解释。清代李潢(?~1812)嘉庆初年撰九章算术细草图说)9卷,其中有校勘、有补图、有详草,对刘、李注文也作了解释。
1963 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钱宝琼(1892~1974)校点的《算经十书》,继戴震、李潢之后,钱宝琮对《九章》的样勘作出了突出贡献。1983年白尚恕《(九章 算术)注释》出版,特别是1990年郭书春著《汇校(九章算术)》的出版,使《九章》的校勘工作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附:刘徽《九章算术注》原序
昔在包牺氏始画八卦①,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九九之术②以合六爻之变。暨于黄帝神而化之,引而伸之,于是建历纪,协律吕,用稽道原,然后两仪四象③,精微之气可得而效焉。记称隶首作数④,其详未之闻也。按:周公制礼而有九数,九数之流,则《九章》是矣。
往者暴秦焚书,经术散坏。自时厥后,汉北平侯张苍、大司农中丞耿寿昌皆以善算命世。苍等用旧文之遗残,各称删补。故校其目则与古或异,而所论者多近语也。
徽幼习《九章》,长再详览。观阴阳之割裂,总算术之根源,探赜之暇,遂悟其意。是以敢竭顽鲁,采其所见,为之作注。事类相推,各有攸归,故枝条虽分而同本 干者,知发其一端而已。又所析理以辞,解体用图,庶亦约而能周,通而不黩,览之者思过半矣。且算在六艺,古者以宾兴贤能,教习国子。虽曰九数,其能穷纤入 微,探测无方。至于以法相传,亦犹规矩⑤度量可得而共,非特难为也。当今好之者寡,故世虽多通才达学,而未必能综于此耳。
周官大司徒职⑥,夏至日中立八尺之表,其影尺有五寸,谓之地中。说云,南戴日下万五千里⑦。夫云尔者,以术推之。按:《九章》立四表望远及因木望山之术, 皆端旁互见,无有超邈若斯之类。然则苍等为术犹未足以博尽群数也。徽寻九数有重差⑧之名,原其指趣乃所以施于此也。凡望极高、测绝深而兼知其远者,必用重 差勾股,则必以重差为率,故曰重差也。立两表于洛阳之城,令高八尺。南北各尽平地,同日度其正中之时,以影差为法,表高乘表间为实,实如法而一,所得加表 高,即日去地也。南表之影乘表间为实,实如法而一,即为从南表至南戴日下也。以南戴日下及日去地为勾、股,为之求弦,即日去人也。以径寸之筒南望日,日满 筒空,则定筒之长短以为股率,以筒径为勾率,日去人之数为大股,大股之勾即日径也。虽夫圆穹之象犹曰可度,又况泰山之高与江海之广哉。徽以为今之史籍且略 举天地之物,考论厥数,载之于志,以阐世术之美。辄造《重差》,并为注解,以究古人之意,缀于勾股之下。度高者重表⑨,测深者累矩⑩,孤高者三望 (11),离而又旁求者四望。触类而长之,则虽幽遐诡伏,靡所不入。博物君子,详而览焉。
注释:
① 八卦是《周易》中的8种基本图形,用“—”和“--”符号组成;“—”称为阳爻,“--”称为阴爻。八卦名称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一卦含 有三爻,上下重复相叠排列起来,其数就有8(2^3=8)个,故称为八卦。《易传》作者认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8种自然现象,并 认为“乾”、“坤”两卦在“八卦”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自然和社会一切现象的根源。
②《丛书集成初编》本“术”字误作“数”,今依微波谢本改。“九九”是乘法口诀的称谓,这里“九九之术”是泛指数学方法。
③“两仪”指天地或阴阳,“四象”指春、夏、秋、冬四时,或谓指水、火、木、金,布于四方,或谓大阴、太阳、少阴、少阳,其说不一。《易·系辞》上说:“两仪生四象”,认为四时等变化是由阴阳两种力量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④隶首是传说中的人物,相传他创造了数。宋李籍《九章算术音义》说:“《世本》曰:黄帝时,隶首作数”。
⑤“规、矩”即古代的圆规和直角曲尺。
⑥《周礼》也称为《周官》,其中“大司徒之职”条称“日至之影,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其中“尺有五寸”是指标杆的影长。
⑦“南戴日下万五千里”是指从立标杆点往南相距一万五千里的地方就是太阳的正下面之处。“南戴日下”是指立标杆处之南太阳正下面的地点。
⑧重差是指一种间接测量方法,需要通过两次重复测量取得数据,计算时又要以测量数据的“差”为比率入算,一般称为重差术。
⑨“重表”是用表(标杆)测望两次的意思。
⑩“累矩”是指用矩(直角曲尺)测望两次的意思。
(11)“三望”是指测望三次。
转载:
《九章算术》及刘徽注简介
《九章算术》
我国数学史上有一部堪与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媲美的书,这就是历来被尊为算经
之首的《九章算术》。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其传本包括《九章算术》本文、
曹魏刘徽注、唐初李淳风等注释三部分内容。
《九章算术》集先秦至西汉我国数学知识之大成,其编纂也是集体劳动的成果。根
据刘徽的记载,《九章算术》是从先秦“九数”发展来的。暴秦焚书,经术散坏。西汉
张苍(?—前152年)、耿寿昌(前1世纪)收集遗文残稿,加以删补整理,编成《九章
算术》。
《九章算术》包括了近百条一般性的抽象公式、解法,246个应用问题,分属方田、
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九章。
方田章提出了各种多边形、圆、弓形等的面积公式;分数的通分、约分和加减乘除
四则运算的完整法则。后者比欧洲早1400多年。
粟米章提出比例算法,称为今有术;衰分章提出比例分配法则,称为衰分术;商功
章除给出了各种立体体积公式外,还有工程分配方法;均输章用衰分术解决赋役的合理
负担问题。今有术、衰分术及其应用方法,构成了包括今天正、反比例、比例分配、复
比例、连锁比例在内的整套比例理论。西方直到15世纪末以后才形成类似的全套方法。
少广章介绍了开平方、开立方的方法,其程序与现今程序基本一致。这是世界上最
早的多位数和分数开方法则。它奠定了我国在高次方程数值解法方面长期领先世界的基
础。
盈不足章提出了盈不足、盈适足和不足适足、两盈和两不足三种类型的盈亏问题,
以及若干可以通过两次假设化为盈不足问题的一般问题的解法。这也是处于世界领先地
位的成果,传到西方后,影响极大。
方程章采用分离系数的方法表示线性方程组,相当于现在的矩阵;解线性方程组时
使用的直除法,与矩阵的初等变换一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完整的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在西方,直到17世纪才由莱布尼兹提出完整的线性方程的解法法则。这一章还引进和使
用了负数,并提出了正负术——正负数的加减法则,与现今代数中法则完全相同;解线
性方程组时实际还施行了正负数的乘除法。这是世界数学史上一项重大的成就,第一次
突破了正数的范围,扩展了数系。外国则到7世纪印度的婆罗摩及多才认识负数。
勾股章提出了勾股数问题的通解公式:若a、b、c分别是勾股形的勾、股、弦,则
m>n。在西方,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等仅得到了这个公式的几种特殊情况,直到
3世纪的丢番图才取得相近的结果,这已比《九章算术》晚约3个世纪了。勾股章还有些
内容,在西方却还是近代的事。例如勾股章最后一题给出了这样一组公式:
这在国外到19世纪末才由美国的数论学家迪克森得出。
《九章算术》确定了中国古代数学的框架,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密切联系实际,
以解决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目的的风格。其影响之深,以致以后我国数学著
作大体采取两种形式:或为之作注,或仿其体例著书;甚至西算传入中国之后,人们著
书立说时还常常把包括西算在内的数学知识纳入“九章”的框架。
然而,《九章算术》亦有其不容忽视的缺点:没有任何数学概念的定义,也没有给
出任何推导和证明。魏景元四年(263年),刘徽给《九章算术》作注,才大大弥补了
这个缺陷。
刘徽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遗憾的是,他的生平我们现在知
之甚少。据考证,他是山东邹平人。刘徽定义了若干数学概念,全面论证了《九章算术》
的公式解法,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命题,他在数学理论方面成绩斐然。
刘徽对数学概念的定义抽象而严谨。他揭示了概念的本质,基本符合现代逻辑学和
数学对概念定义的要求。而且他使用概念时亦保持了其同一性。如他提出“凡数相与者
谓之率”,把“率”定义为数量的相互关系。又如他把正负数定义为“今两算得失相反,
要令正负以名之”,摆脱了正为余,负为欠的原始观念,从本质上揭示了正负数得失相
反的相对关系。
《九章算术》的算法尽管抽象,但相互关系不明显,显得零乱。刘徽大大发展深化
了中算中久已使用的率概念和齐同原理,把它们看作运算的纲纪。许多问题,只要找出
其中的各种率关系,通过“乘以散之,约以聚之,齐同以通之”,都可以归结为今有术
求解。
一平面(或立体)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其面积(或体积)不变。把一个平面(或
立体)图形分解成若干部分,各部分面积(或体积)之和与原图形面积(或体积)相等。
基于这两条不言自明的前提的出入相补原理,是我国古代数学进行几何推演和证明时最
常用的原理。刘徽发展了出入相补原理,成功地证明了许多面积、体积以及可以化为面
积、体积问题的勾股、开方的公式和算法的正确性。
在数学证明中成功地运用无穷小分割和极限思想,是刘徽最杰出的贡献。
《九章算术》提出圆面积公式S=l/2·r(S为圆面积,l为圆周长,r为半径)。为
证明这个公式,刘徽从圆内接正六边形S6(称为六觚)开始割圆,依次得圆内接正十二
边形S12,圆内接正二十四边形S24,……S6·2的n次方……所有S6·2的n次方<S,但
“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这相
当于:
然后他证明
而
。于是刘徽就把圆化为与之合体的内接正多边形来求面积,再把这个正多边形分割
成以每边为底以圆心为顶点的无穷多个小三角形之和,所谓“觚而裁之,每辄自倍。
故以半周乘半径而为圆幂”。从明证明了S=l/2·r。刘批评了以往“圆径一而周
三”的错误,指出此公式中周径是“至然之数”,即圆周率π。他以此公式为基础,求
出了π的两个近似值157/20和3927/1250,在中国首次创立了求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奠
定了我国圆周率研究在世界长期领先的基础。
刘徽注关于体积问题的论述已经接触到现代体积理论的核心问题,指出四面体体积
的解决是多面体体积理论的关键,而用有限分割和棋验法无法解决其体积。为了解决这
个问题,他提出了一个重要原理“邪解壍堵,其一为阳马,一为鳖臑。
阳马居二,鳖臑居一,不易之率也”,今称为刘徽原理。刘徽平分壍堵的长、宽、
高,通过出入相补,可以证明在壍堵的3/4中上述原理成立;而剩余的1/4与原壍堵的结
构相同,可以重复上述分割,又可以证明其3/4中这个原理成立。这个过程可以无限继
续下去,“半之弥少,其余弥细。至细曰微,微则无形。由是言之,安取余哉?”完成
了该原理的证明。由壍堵的体积公式v=1/2abh,便证明《九章算术》提出的阳马体积
公式v=1/3abh,鳖臑的体积公式v=1/6abh。近代数学大师高斯、希尔伯特才讨论这个
问题,已是近100多年以来的事。
刘徽注多方面表述了今天称之为祖暅之原理的命题,并由此证明了《九章算术》中
球体积公式的错误。他设计了牟合方盖,指出球与牟合方盖的体积之比是π∶4,只要
求出后者的体积就可以求出球体积了。他尽管没能求出牟合方盖的体积,但诚恳地表示
“以俟能言者”,表现出一位伟大学者的坦荡胸怀。这个问题后来由祖冲之父子彻底解
决,李淳风注释《九章算术》时详细记述了祖氏的方法。
刘徽注中还有不少有价值的成就。如对开方不尽,提出继续开方,求其“微数”,
以十进分数逼近无理根,开十进小数之先河;他还认识到不定方程有无穷多组解,等等。
刘徽注形成了一套数学体系,他说“事类相推,各有攸归,故枝条虽分而同本干知,发
其一端而已。”把数学看作一株枝条虽然分开但本干相同的大树。他认为数学是“规矩”
与“度量”亦即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统一。基于这些深刻的认识,他的证明除个别失
误外,都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晰,推理严谨;而且大都使用演绎推理,没有循
环论证。是严格的数学证明。有了刘徽的证明。《九章算术》的公式解法,才建立在真
实可靠的基础上。
《九章算术》及其刘徽注,以杰出的数学成就,独特的数学体系。不仅对东方数学,
而且对整个世界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科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的
出现,标志着从公元前1世纪开始,中国取代古希腊成为世界数学的中心,为此后中国
数学领先世界1500多年奠定了基础。今天,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它所蕴含的算法
和程序化思想,仍给数学家以启迪。吴文俊先生指出“《九章》所蕴含的思想影响,必
将日益显著,在下一世纪中凌驾于《原本》思想体系之上,不仅不无可能,甚至说是殆
成定局,本人认为也绝非过甚妄测之辞。”
转载: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九章算术》上承先秦数学发展之源流,入汉之后又经许多学者的整理、删补和修订,大约于东汉初年(公元1世纪)成书,是几代人共同劳动的结晶,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后世的古代数学家,大都是从《九章算术》开始学习和研究数学的,许多人曾为它作过注释,其中最著名的有刘徽(公元263年)、李淳风(公元656年)等人。唐宋两代都由国家明令规定为教科书。1084年由当时的北宋朝廷进行刊刻,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数学书。《九章算术》在隋唐时期就已传入朝鲜、日本.现在它已被译成日、俄、德、英、法等多种文字。
《九章算术》收有246个数学问题,分为九章。它们的主要内容分别是:第一章“方田”,研究田亩面积计算;第二章“粟米”,研究谷物粮食的按比例折换;第三章“衰分”,研究比例分配问题;第四章“少广”,已知面积、体积、求其一边长和径长等;第五章“商功”,研究土石工程、体积计算;第六章“均输”,研究合理摊派赋税;第七章“盈不足”,即双设法问题;第八章“方程”,研究一次方程组问题;第九章“勾股”,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九章算术》的数学成就:
(1)提出分数的通分、约分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完整法则,比欧洲早1400多年;
(2)提出整套的比例理论。西方直到15世纪末以后才形成类似的全套方法;
(3)介绍了开平方、开立方的方法,其程序与现今程序基本一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多位数和分数开方法则。它奠定了中国在高次方程数值解法方面长期领先世界的基础;
(4)采用分离系数的方法表示线性方程组,相当于现在的矩阵。解线性方程组时使用的直除法,与矩阵的初等变换一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完整的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在西方,直到17世纪才提出完整的线性方程的解法法则;
(5)引进和使用了负数,并提出了正负数,正负数的加减法则,与现今代数法则完全相同;解线性方程组时实际还施行了正负数的乘除法。这是世界数学史上一项重大的成就,第一次突破了正数的范围,扩展了数系。外国则到7世纪才认识负数。
转载:
《九章算术》 - 中国风格在线
劉徽九章算術注原序 《九章算术》
往者暴秦焚書,經術散壞。自時厥後,漢北平侯張蒼、大司農中丞耿壽昌皆以善算命世。蒼等因舊文之遺殘,各稱刪補。故校其目則與古或異,而所論者多近語也。
徽幼習九章,長再詳覽。觀陰陽之割裂,總算術之根源,探賾之暇,遂悟其意。是以敢竭頑魯,采其所見,為之作注。事類相推,各有攸歸,故枝條雖分而同本榦者,知發其一端而已。又所析理以辭,解體用圖,庶亦約而能周,通而不黷,覽之者思過半矣。且算在六藝,古者以賓興賢能,教習國子。雖曰九數,其能窮纖入微,探測無方。至於以法相傳,亦猶規矩度量可得而共,非特難為也。當今好之者寡,故世雖多通才達學,而未必能綜於此耳。
周官大司徒職,夏至日中立八尺之表,其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說云,南戴日下萬五千里。夫云爾者,以術推之。按九章立四表望遠及因木望山之術,皆端旁互見,無有超邈若斯之類。然則蒼等為術猶未足以博盡群數也。徽尋九數有重差之名,原其指趣乃所以施於此也。凡望極高、測絕深而兼知其遠者必用重差,句股則必以重差為率,故曰重差也。立兩表於洛陽之城,令高八尺。南北各盡平地,同日度其正中之景。以景差為法,表高乘表間為實,實如法而一,所得加表高,即日去地也。以南表之景乘表間為實,實如法而一,即為從南表至南戴日下也。以南戴日下及日去地為句、股,為之求弦,即日去人也。以徑寸之筩南望日,日滿筩空,則定筩之長短以為股率,以筩徑為句率,日去人之數為大股,大股之句即日徑也。雖天圓穹之象猶曰可度,又況泰山之高與江海之廣哉。徽以為今之史籍且略舉天地之物,考論厥數,載之於志,以闡世術之美。輒造重差,并為注解,以究古人之意,綴於句股之下。度高者重表,測深者累矩,孤離者三望,離而又旁求者四望。觸類而長之,則雖幽遐詭伏,靡所不入。博物君子,詳而覽焉。
转载:
九章算术 - 劉徽九章算術注原序 - 古本晋劉徽注 - 中国古籍全录
九章算術提要 《九章算术》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生產力的逐漸提高,促進了數學知識和計算技能的發展。當時各國的統治階級要按畝收稅,必須有測量土地、計算面積的方法;要儲備糧食,必須有計算倉庫容積的方法;要修建灌溉渠道、治河堤防和其他土木工事,必須能計算工程人功;要修訂一個適合農業生產的曆法,必須能運用有關的天文數據。那時的百姓掌握了相當豐富的、由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數學知識和計算技能。雖然沒有一本先秦的數學書流傳到後世,但無可懷疑的是九章算術方田、粟米、衰分、少廣、商功等章中的題解方法,絕大部分是產生於秦以前的。漢書藝文志術數類著錄有許商算術二十六卷,杜忠算術十六卷,這兩部算術雖早已失傳,應該是東漢初編纂的九章算術的前身,它們的主要教材應當被保存於九章算術各章之內。
周禮大司徒篇說:「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這是說,主持貴族子弟教育的保氏以禮、樂、射、馭、書、數為「小學」的六門課程,每一門課程又各有若干細目,例如「數」學中有九個細目。但在周禮裏沒有把「九數」列舉出來,我們就無法考證它的內容。漢武帝時這部周禮開始受到經學家的注意。到東漢時期,鄭眾、馬融等都為「九數」作了注解。東漢末鄭玄周禮注引鄭眾說:「九數:方田、粟米、差分、少廣、商功、均輸、方程、贏不足、旁要,今有重差、句股。」事實上,鄭眾所說「九數」中的「均輸」已是漢武帝太初元年以後的賦稅制度,決不是周禮九數原有的一個細目。「方田、粟米、差分、少廣、商功、均輸、方程、贏不足、旁要」大概是西漢末傳統算術的主要綱目,「今有重差、句股」說明數學有了新的發展。傳本九章算術將句股代替旁要,它的編纂年代當在鄭眾注周禮「九數」(約公元五0年)之後。後漢書馬援傳說,馬續「善九章算術」。馬續是馬援的侄孫,馬融(公元七九——一六六年)之兄,他的生年約在公元七0年前後。馬續研究九章算術大概在公元九0年前後。根據上述史料,我們認為九章算術的編定年代是在公元第一世紀的後半個世紀,而各章的主要內容在第一世紀初期已具備了一定的成就。
九章算術不但對後世的數學著作奠定了優良的傳統,對世界數學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貢獻。現在小學算術課程中的分數四則,各種比例,面積和體積,以及各類應用問題的解法,在九章算術方田、粟米、衰分、商功、均輸、盈不足等章裏已有了相當詳備的內容。現在中學課程中的代數部分,如開平方、開立方、正負數、聯立一次方程組、二次方程等項目,在少廣、方程、句股章裏亦已有了卓越的成就。
傳本九章算術有劉徽注和唐李淳風等的注釋。劉徽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他為九章算術作注解,又自撰重差一卷附於九章算術九卷之後,故隋書經籍志著錄「九章算術十卷,劉徽撰」。經籍志又錄有「九章重差圖一卷,劉徽撰」,當是十卷本的附圖,可惜早已亡佚。九章算術方田章圓田術注和商功章圓困術注中都論及「晉武庫中有漢時王莽所作銅斛」。隋書律曆志論歷代量制引商功章注,說「魏陳留王景元四年(公元二六三年)劉徽注九章」。我們根據這些資料,認為劉徽是魏、晉時人。他的生平履歷無可詳考。
劉徽九章算術注自序說:「又所析理以辭,解體用圖。庶亦約而能周,通而不黷,覽之者思過半矣。」這是說,問題解法的理論分析,要用明確的語言表達出來;空間形體的具體分解,要用幾何圖形顯示出來。這樣纔能做到又簡又明,啟發讀者的思考。他在注中一方面整理九章算術各個問題的解法,理論上屬於一類的使它們歸於一類,提綱挈領地闡明所以能解的道理。在另一方面,對於原來所有不夠準確的近似計算,他提出了更精確的計算方法。例如九章算術原術取用三為圓周率,他通過了圓內接正三百八十四邊形和正三千零七十二邊形面積的嚴密計算,得到圓周率的近似值,五十分之一百五十七,或一千二百五十分之三千九百二十七。又如開平方或開立方不盡時(平方根或立方根為無理數),原有以分數表示奇零部分的方法不甚準確,他主張繼續開方,得出以十進分數表示平方根或立方根的近似值。此外,他創立許多新的解題方法,例如盈不足章第十九題的等差級數求和法,方程章第七題的互乘相消法,第九題的消去常數項法,句股章第十六題的內切圓徑公式等等,都比原術簡便。
唐李淳風等對劉徽注本九章算術作了一些解釋,原有劉注意義十分明確的不再補注,盈不足、方程二章就沒有他們的注釋。九章算術所有與圓面積有關的問題,都取圓周率三計算,劉徽注以為應取五十分之一百五十七,李淳風等補注認為可以用七分之二十二計算,這是對的。但七分之二十二是祖沖之的所謂「約率」,而李淳風等引用此率,稱它為「密率」。後世人誤認七分之二十二為「密率」的很多,這是李注的謬種流傳。少廣章開立圓術,李淳風等注釋引祖?之說,介紹球體積公式的理論基礎。綴術書失傳後,祖沖之父子對於球體積的研究,幸有李淳風等的徵引而得流傳到現在。
劉、李注本九章算術到北宋仁宗時有賈憲所撰的細草,原書早已失傳,但永樂大典中保存楊輝所引的賈憲開方法是非常寶貴的數學史料。南宋末有楊輝詳解九章算法十二卷(一二六一),現在僅存商功、均輸、盈不足、方程、句股五章和「九章算法纂類」。楊輝鈔錄的九章算術本文和劉、李二家注文有很多脫誤,但也有可據以對校永樂大典本的文字。清嘉慶初年李潢撰九章算術細草圖說九卷,有校勘、有補圖、有詳草、有說明,發揮九章算術劉徽注的原意,對於讀者是大有裨益的。
转载:
九章算术 - 九章算術提要 - 古本晋劉徽注 - 中国古籍全录
九章算术 - 古本晋劉徽注 - 中国古籍全录
后世的数学家,大都是从《九章算术》开始学习和研究数学知识的。唐宋两代都由国家明令规定为教科书。1084年由当时的北宋朝廷进行刊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数学书。
《九章算术》共收有246个数学问题,分为九章。分别是:方田、栗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
《九章算术》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叙述了分数运算的著作;其中盈不足的算法更是一项令人惊奇的创造;“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
《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正式确立,当中有以下的一些特点:1.是一个应用数学体系,全书表述为应用问题集的形式;2.以算法为主要内容,全书以问、答、术构成,“术”是主要需阐述的内容;3.以算筹为工具。
《九章算术》取得了多方面的数学成就,包括:分数运算、比例问题、双设法、一些面积、体积计算、一次方程组解法、负数概念的引入及负数加减法则、开平方、开立方、一般二次方程解法等。《九章算术》的思想方法对我国古代数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隋唐之际,《九章算术》已传入朝鲜、日本,现在更被译成多种文字。
转载:
九章算术 - 古本晋劉徽注 - 中国古籍全录
《九章算术》
我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院士在会上盛赞《九章算术》法文译本的编译工作是一件在数学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活动。该译本的成功出版将《九章算术》所体现的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与注释该书的中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的科学思想被世人所了解、认识,这同时也是两位译者的成功之处。他还把近年来中法间的文化交往活动比作新的“丝绸之路”,而《九章算术》的法文译本就是这条“丝绸之路”上输送的奇珍异宝。
科学史家席泽宗院士也以“谈谈中国古典名著的翻译问题”为题向大家表述了由于中国古代汉语文词艰涩为我国古典名著翻译工作所带来的困难,以及翻译这些名著对今天人类的科学进步所产生的重大意义。
科学史家、法国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学会副理事长Poulle教授也给予《九章算术》法文译本以高度的评价,他说,通过对《九章算术》的研究,发现它所揭示的数学思想与古代希腊、印度的数学思想存在着很大不同,我们由此可以断定,我们找到了数学思想的另一起源,这暗示着将会给世界数学史写入新的篇章。
法国科研中心的另一位专家也表示,《九章算术》其内容虽然非常艰深,但它一经阅读,就会使人入迷,这非常象在中国古代文化的世界中漫步,它为许多研究数学以外知识的人以启迪。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们不仅教我们懂得知识,还为我们指出了思考问题的途径,使后来者有一个广阔的发展天地。
会议由国际数学史学会前主席、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教授道本周(Joseph W.DAUBEN)主持,法国驻华公使Nicolas Chapuis、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邱举良、法国大使馆法国科研中心代表Marie-Pierre Van Hoecke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在京的部分数学家和参加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的部分代表也一同出席了会议。
链接:
《九章算术》
中国古代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汉唐之间出现的十部古算书)中最重要的一种。魏晋时刘徽为《九章算术》作注时说:“周公制礼而有九数,九数之流则《九章》是矣”,又说“汉北平侯张苍、大司农中丞耿寿昌皆以善算命世。苍等因旧文之遗残,各称删补,故校其目则与古或异,而所论多近语也”。可见《九章算术》上承先秦数学发展之源流,入汉之后又经许多学者的删补方才最后成书的。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数学卷》 杜石然)
刘徽
中国魏晋间杰出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籍贯及生卒年月不详。幼年曾学习过《九章算术》,成年后又继续深入研究,在魏景元四年(263)注《九章算术》,并撰《重差》作为《九章算术》注第十卷。刘徽认为数学所探讨的范围没有止境,但是并不是难于研究的,因为它的方法都是来自于客观世界的“规矩”(空间形式)和“度量”(数量关系)的统一。(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数学卷》 郭书春)
转载:
《九章算术》法文译本出版(中国科学院)
2007年7月26日星期四
从《九章算术》看古代数学与儒学的关系
周公制礼而有九数,九数之流,则《九章》是矣。往者暴秦焚书,经术散坏。自时厥后,汉北平侯张苍、大司农中丞耿寿昌皆以善算命世。苍等因旧文之遗残,各称删补。
刘徽的这段话包括了两个内容:其一,《九章算术》来自儒家经典《周礼》的“九数”;其二,刘徽所注的《九章算术》是经过张苍删补过的。
《周礼》的“九数”指的是《周礼•地官司徒•保氏》所言:“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这就是古代教育必须学习的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九数”是指“数”学这门功课有九个细目。关于“九数”的细目,《周礼》并没有列出。东汉的郑玄在他的《周礼注疏•地官司徒•保氏》中引郑司农(郑众)所言:“九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今有重差、夕桀、勾股也。”这也许就是早期的《九章算术》的纲目,与其后刘徽所注的《九章算术》中的纲目类似。
张苍(?—公元前152年),阳武(今河南原阳)人,“以善算命世”,是西汉时期的数学家;同时他也是重要的天文学家,司马迁说:“汉家言律历者,本之张苍。苍本好书,无所不观,无所不通,而尤善律历。”[①]此外,张苍又是重要的经学家。刘向曾在叙述《春秋左氏传》的传授系统时说:“左丘明授曾申,申授吴起,起授其子期,期授楚人铎椒,铎椒作《抄撮》八卷授虞卿,虞卿作《抄撮》九卷授荀卿,荀卿授张苍。”[②]后来的班固所撰《汉书》说:“汉兴,北平侯张苍及梁太傅贾谊、京兆尹张敞、太中大夫刘公子皆修《春秋左氏传》。”[③]
由此可见,作为中国古代数学史上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九章算术》与儒家有着密切的关系。关于这一点,中国数学史家钱宝琮先生还作了详细的论证。他认为,“《九章算术》的编集与东汉初年经古文学派的儒士有密切的关系”;他还说:“郑众、马续、马融等人以为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产生的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都是儒家六艺中‘九数’的内容,因而把古代相传的算法分别隶属于‘九章’之内。”[④]钱宝琮先生还认为,《九章算术》以实用“算术”的形式出现,与儒家文化也有密切的联系;他说:“《九章算术》的编纂者似乎认为:所有具体问题得到解答已尽‘算术’的能事,不讨论抽象的数学理论无害为‘算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这种重视感性认识而忽视理性认识的见解,虽不能证明它渊源于荀卿,但与荀卿思想十分类似。”[⑤]如果对于中国古代数学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九章算术》,其结构和实用性的特征是由于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那么,整个古代数学的发展与儒家文化的密切联系,也就不言而喻的了。
魏晋时期,刘徽作《九章算术注》,把数学与儒家经典《周易》联系在一起。他在《九章算术注》“序”中认为,古代数学的产生可以进一步追溯到包牺氏画八卦;他说:
昔在包牺氏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九九之术,以合六爻之变。暨于黄帝,神而化之,引而伸之,于是建历纪、协律吕,用稽道原,然后两仪四象精微之气可得而效焉。
刘徽认为,数学是包牺氏为了“合六爻之变”而发明的,后来经由黄帝进一步发展,以发挥《周易》“两仪四象”的功效。他还说:“徽幼习《九章》,长再详览,观阴阳之割裂,总算术之根源。探赜之暇,遂悟其意。是以敢竭顽鲁,采其所见,为之作注。”也就是说,刘徽是通过《周易》的阴阳之说“总算术之根源”,从而明白《九章算术》之意,并为《九章算术》作注。显然,在刘徽看来,《九章算术》与《周易》有着密切的关系。
然而,从现代的角度看,《九章算术》与《周易》之间似乎并没有严格的逻辑关系,把二者牵扯在一起,似有牵强附会之嫌;即使是刘徽的《九章算术注》,我们也看不出与《周易》有任何逻辑关系。但是,刘徽的确认为《九章算术》以及《九章算术注》与《周易》有着密切的联系,认为古代数学起源于《周易》。对此,笔者认为,《九章算术》以及《九章算术注》与《周易》之间的逻辑联系尚待进一步研究,不可轻易视之为牵强附会而予以否定。
需要指出的是,刘徽把数学与《周礼》的“九数”以及《周易》联系在一起,并且通过对前人的数学经典作注这一类似于经学研究的方式研究数学,使得数学与儒学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这对于后来的数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以至于后来的数学家一直把数学看成是儒家之学。
稍后于刘徽的《孙子算经》以提出“孙子问题(一次同余式问题)”以及“中国剩余定理”而闻名。《孙子算经》“序”说:
夫算者,天地之经纬,群生之元首,五常之本末,阴阳之父母,星辰之建号,三光之表里,五行之准平,四时之终始,万物之祖宗,六艺之纲纪;稽群伦之聚散,考二气之升降,推寒暑之迭运,步远近之殊同;观天道精微之兆基,察地理纵横之长短;采神祗之所在,极成败之符验;穷道德之理,究性命之情。
在这里,《孙子算经》认为数学是“五常之本末”,“六艺之纲纪”,能够“穷道德之理,究性命之情”,显然是把数学与儒学联系在一起。
唐朝时期的数学家王孝通。他在《上缉古算经表》中说:
臣闻九畴载叙,纪法著于彝伦;六艺成功,数术参于造化。夫为君上者司牧黔首,有神道而设教,采能事而经纶,尽性穷源莫重于算。昔周公制礼有九数之名,窃寻九数即《九章》是也;其理幽而微,其形秘而约。
在这段表述中,王孝通讲到了儒家经典《尚书•洪范》的“九畴”、儒家的“六艺”以及《周易•说卦传》的“穷理尽性”,并且与以往的数学家一样,也认为数学来自《周礼》的“九数”。
《夏侯阳算经》则明确把包括数学在内的“六艺”看作是儒家必要的知识基础,其“序”说:
夫博通九经为儒门之首,学该六艺为技术之宗。
其实,儒家学者也有类似说法。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撰《颜氏家训》,其中的“杂艺”篇说:“算术亦是六艺要事,自古儒士论天道、定律历者,皆学通之。然可以兼明,不可以专业。”儒家虽然并不主张以数学为专业,但认为数学是儒家必修的“六艺”中的重要一科,应当通晓,可以兼明,这足以证明儒家对于数学的包容和重视。
转载:
从《九章算术》看古代数学与儒学的关系
《九章算术》
第一章,「方田」:
平面图形面积的量法及算法,如矩形、三角形、圆、弧形、环形等的田地的求积公式,及分数算法,包括加减乘除法、约分﹝将分母,分子用辗转相除法求出它的最大公约数再作约分﹞、分数大小的比较及求几个分数的算术平均数等。
第二章,「粟米」:
各种粮食交换之间的计算,讨论比例算法。
第三章,「衰分」:
比例分配问题。
第四章,「少广」:
多位数开平方,开立方的法则。
第五章,「商功」:
立体形体积的计算。
第六章,「均输」:
处理行程和合理解决征税的问题,尤其是与人民从本地运送谷物到京城交税所需的时间有关的问题,还有一些与按人口征税有关的问题,其中还夹杂着衰分、比例及各种杂题。
第七章,「盈不足」:
算术中的盈亏问题的算法,实际上就是现在的线性插值法,它还有许多名称,如试位法、夹叉求零点、双假设法等。
第八章,「方程」:
有关一次方程组的内容,最后还有不定方程。将方程组的系数和常数项用算筹摆成「方程」,这是《九章算术》中解多一次方程组的方法,而整个消元过程则相当于代数中的线性变换。在方程章里提出了正负数的不同表示法和正负数的加减法则。
第九章,「勾股」:
专门讨论用勾股定理解决应用问题的方法。
《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正式确立,当中有以下的一些特点:1.是一个应用数学体系,全书表述为应用问题集的形式;2.以算法为主要内容,全书以问、答、术构成,“术”是主要需阐述的内容;3.以算筹为工具。
《九章算术》取得了多方面的数学成就,包括:分数运算、比例问题、双设法、一些面积、体积计算、一次方程组解法、负数概念的引入及负数加减法则、开平方、开立方、一般二次方程解法等。《九章算术》的思想方法对我国古代数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隋唐之际,《九章算术》已传入朝鲜、日本,现在更被译成多种文字。转载:
中基网-数学-数学史料-经典名著
数学巨著──《九章算术》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结束了长达5个多世纪的兼并、征战局面,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主义国家。自秦至西汉前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奖励耕织,兴修水利,重视冶炼,建筑长城。在生产的推动下,科学技术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西汉前期,从汉高祖到汉武帝,都注意劝民农桑,进一步发展为地主阶级服务的生产和科学技术。《九章算术》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编成的。
这部巨著是我国古代数学知识的全面总结。全书收集了实际的数学问题共246个,分为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等9章,所以定名为《九章算术》。
“方田章”讲述四亩面积的计算,结合这种需要,系统地介绍了分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化带分数为假分数,以及求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根据现有的史料,《九章算术》是世界上最早记载分数运算法则的文献。欧洲人到15世纪才掌握这些法则。
“粟米章”研究各类粮食的交换。“衰分章”、“均用章”讨论按比例分配赋税与徭役。“盈不足章”根据两次假设所得出的盈余或不足,来推算问题的答案,它是我国古代数学的又一项创造,后来欧洲人就把它叫做“中国算法”。
“少广章”介绍筹算开平方与开立方,其中也包含了分数的内容。“商功章”专门解决筑城、开渠等土木工程中所提出的各种体积计算问题。“勾股章”论述勾股定理和相似的直角三角形。并且提出了二次方程的筹算解法,这是世界上运用一定的算法求解二次方程的最早记录。
“方程章”详细地研究了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引进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法则,这是我国古代数学中两项非常杰出的成就。在这一章里,共收集了18道实际的多元一次方程组的问题。例如,其中第一题为:“今有上禾三秉(古代容量单位),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实三十九斗;上禾二秉,中禾三秉,下禾一秉,实三十四斗;上禾一秉、中禾二秉,下禾三秉,实二十六斗。问上、中、下禾一秉各几何?”如果用现在的方法,设上、中、下禾一秉分别为x斗、y斗、z斗,那么可以得到方程组
我国古代解这类问题的方法(叫做“方程术”)是把方程各未知数的系数与常数项用算筹依次按“直行”排成一个“方程组。”这道题的“方程组”如下:
然后通过行的数乘与行、行之间的加减,逐个消去未知数,得到“方程组”的解。这些思想及形式,可以无愧地称之为近代高等代数中“矩阵”概念和“线性方程组矩阵解法”的先声。
《九章算术》的全部内容说明,和其他一切科学一样,数学是从人的需要中产生的:是从丈量土地和测量容积,从计算时间和制造器皿产生的。《九章算术》密切结合实际,这反映了我国古代数学的鲜明特点和优良传统,对后来我国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转载:
数学巨著──《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
后世的数学家,大都是从《九章算术》开始学习和研究数学知识的。唐宋两代都由国家明令规定为教科书。1084年由当时的北宋朝廷进行刊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数学书。
《九章算术》共收有 246个数学问题,分为九章。分别是:
栗米、
衰分、
少广、
商功、
均输、
盈不足、
方程、
勾股。
《九章算术》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叙述了分数运算的著作;其中盈不足的算法更是一项令人惊奇的创造;“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
转载:
九章算术
九章算術
歷史
根据研究,西汉的张苍、耿寿昌曾经做过增补和整理,其时大体已成定本。最后成书最迟在东汉前期,但是其基本内容在东汉后期已经基本定型。九章算术将书中的所有数学问题分为九大类,就是“九章”。
1984年,在湖北出土了《算数书》书简。据考证,它比《九章算术》要早一个半世纪以上,书中有些内容和《九章算术》非常相似,一些内容的文句也基本相同。有人推测两书具有某些继承关系,但也有不同的看法认为《九章算术》没有直接受到《算数书》影响。
三国时期魏陈留王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刘徽为《九章》作注,加上自己心得体会,使其便于了解,可以流传下来。唐代李淳风又重新做注(公元656年),作为《算数十经》之一,版刻印刷,作为通用教材。
体例
《九章算术》共收有246个数学问题,分为九大类,在一个或几个问题之后,列出这个问题的解法。
1. 方田:主要是田亩面积的计算和分数的计算,是世界上最早对分数进行系统叙述的著作。
2. 粟米:组好事粮食交易的计算方法,其中涉及许多比例问题。
3. 衰(读作“翠”)分:主要内容为分配比例的算法。
4. 少广:主要讲开平方和开立方的方法。
5. 商功:主要是土石方和用工量等工程数学问题,以体积的计算为主。
6. 均输:计算税收等更加复杂的比例问题。
7. 盈不足:双设法的问题。
8. 方程:主要是联立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正负数的加减法,在世界数学史上是第一次出现。
9. 勾股:勾股定理的应用。
影響
《九章算术》总结了自周朝以来的中国古代数学,它既包含了以前已经解决了的数学问题,又有汉朝时新发现的数学成就。一般认为,它在数学史上,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是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初期代表作。
在九章算术中有许多数学问题都是世界上记载最早的。例如,关于比例算法的问题,它和后来在16世纪西欧出现的三分律的算法一样。关于双设法的问题,在阿拉伯曾称为契丹算法,13世纪以后的欧洲数学著作中也有如此称呼的,这也是中国古代数学知识向西方传播的一个证据。
《九章算术》对中国古代的数学发展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了清朝中叶。《九章算术》的叙述方式以归纳为主,先给出若干例题,再给出解法,不同于西方以演绎为主的叙述方式,中国后来的数学著作也都是采用叙述方式为主。历代数学家有不少人曾经注释过这本书,其中以刘徽和李淳风的注释最有名。
《九章算术》还流传到了日本和朝鲜,对其古代的数学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转载:
九章算術 - Wikipedia
2007年7月24日星期二
吉祥物
民间认为被雷电击倒的大村具有镇慑作用。因为雷已经把鬼怪邪魔都从这棵树上驱走了,其他鬼祟再见到这棵树木,也不敢靠近它了。所以在东北一带,民间常用绳穿起一块雷击木,戴在小孩手腕上或者挂在脖子上,认为这样孩子就好养活。
挡箭碑
旧时布依族凡是有孩子生了病,一般的做法除了魔公送鬼驱邪外,还要在岔路口处立一块长7O厘米、宽30厘米、厚3厘米的石头“挡箭碑”(还有用木板代替的),面写“挡箭碑”三个字,然后依次写“东挡明箭,南挡阴箭,西挡暗箭,北挡毒箭”的字样,表示把一切鬼箭都挡住,病人身上不着箭,病就会好,人就会得到平安。所以有“要得不受罪,快立挡箭碑”的俗语。
灰
汉族、佤族等民族中都有以灰驱鬼的习俗。河北一带的农家死了人,邻居家都要在门口撒一条灰线,以阻止死人的阴魂跑到自己家来。佤族死人后,棺材一抬出屋门,屋内的人便要向门外撤一把灰,随即将门关上,表示着不让魂转回来。
太阳形
旧时南方民间宅院在正对厅门的屋顶上,要安一个很大的太阳形。据说有了这个太阳形,鬼祟便不敢再进宅院了。这是借助太阳的光辉来驱邪鬼。
符咒
符咒是道家方土驱鬼役神的法术手段,在民间影响很广,如“门联”、“福禄寿”、“天官赐福”、“百事大吉”等都属于此类。旧时人们过江要佩一红色的“禹”字,以驱逐水中的凶神恶鬼。因为禹是治水的能手,人们相信“禹”字里有大禹的精神和能力,故能借助禹符起到避开水患的作用。旧时为了破除工工时使用黑巫术,在上梁的这一天要念咒语“吾奉太上老君奉令他作无妨百事化为吉祥急急律令”七遍,还要让工匠喝三杯暗中放了镇宅符灰烬的酒。这是事先对工匠使用黑巫术禁忌的预防和破忌。人们认为这样做后,工匠们如果再施黑巫术就会害他自己了。
兽符
麒麟、凤凰、狮子、老虎等兽的图象也有驱邪能力。民间常把这种动物的图象贴在墙上、门上或用来制作成童衣、童帽、童鞋上的装饰物,如虎头鞋等,相信依靠这些兽类的保护能够免除灾祸,给人们带来好运气。
蒙红头与新娘
在我国民间,尤其是旧时结婚,新娘子的头上都要蒙上一块红布,以保佑新娘子平安入洞房。
相传,姜子牙在封神时将殷纣王封为喜神,专管人间的婚姻,谁家结婚都得请他送喜。可是纣王当了喜神却没改老毛病。他去送喜时,看见哪个新媳妇长得好,就抢回天上给他做小老婆。百姓都非常气愤,可是娶媳妇不能不请喜神,大家无奈,只好求姜子牙帮着想办法。姜子牙告诉大家:要给新媳妇蒙头红,新媳妇一进门就要放鞭炮,大家照这个办法做了,果然纣王一见新媳妇
蒙着头红,一听鞭炮响,就吓得赶快驾云回天了。
原来,武王伐纣时是打着一色的大红旗进军段都的,纣王死后脑袋又被挂在红旗上,而当初两军交战时,纣王又挨过姜子牙的神鞭,所以,纣王一见蒙头红,一听鞭炮响,以为是姜子牙打着红旗,用打神鞭来打他呢。就吓得赶紧往天上跑。因此,以后娶亲的人家都给新媳妇蒙上头红,再放一挂长长的鞭炮,以驱走纣王,把新媳妇平平安安接回家。久而久之,头红也就成了新媳妇的护身符了。
撤帐
撒帐是中国传统婚礼上的一项礼仪,它最初的意义是辟邪煞,保佑新婚夫妇。
宋代的《东京梦华录》中说:“凡娶妇,男女对拜毕,就床,男向右,女向左坐。妇以舍钱彩果散掷,谓之撒帐。”《戊辰杂抄》说:“撒帐始于汉武帝。李夫人初至,帝迎入帐中共坐,饮合卺酒。预告官人,遥撒五色同心花果,帝与夫人以衣裾盛之,云得果多,得子多也。”由此可见,撒帐以兆得子的习俗始于西汉。《新知录》中记载:“汉、京房之女,适翼奉之子。房以其三煞在门,犯之,损尊长,奉以麻豆谷米禳之,则三煞可避。”从这以后,凡新人进房,以麻米撒之,用来避邪煞,这个习俗也起源于汉代。
现在一些地方仍保持着这种撒帐习俗,撒的东西不仅有枣子、荔枝、栗子、桂圆和花生,也有用五谷和红纸屑的。不管怎样,撒帐的习俗表达了人们对新人未来生活的良好祝愿,同时也不免有避邪煞的观念。从而,撒这一习俗实际上成了新人的护身符。
葫芦
民间认为葫芦是神仙的用物,因此,常常将葫芦挂在门首,或者将绘有葫芦里溢出灵气的画贴于堂上。认为这样就可以将鬼祟降服、驱除。
姜
民间认为姜有驱避邪鬼的作用。哈尼族人死以后,留棺在家期间,全寨人都要在帽子或衣服上面系一块姜,以防死者的阴魂来缠身。
麸糠
旧时的民间吃米面时,都要有意掺进一些麸糠,以求吉禳灾。俗话说,“吃米带点糠,保你一家老小都安康”,“吃面带点麸,保你一家老小都有福”。
石灰
北方民间常将石灰放蒲包内,在家中各处地上印成白色蒲包印,俗称为“元宝墩”。据说这样做可以禳解疫病。
桃树枝
在红白喜事、过年过节、有病有灾时,民间常在门首插桃枝,用来驱避邪鬼。“桃”谐音“逃”字,因此可以逃免灾难。在河南一带,旧时在家门内栽一棵夹竹桃,认为它也能驱除一切邪崇,作用与插挑枝一样
转载:
玉林旅游在线-宗教民俗
禁忌
正月初一:不准说不吉利的话和哭泣、吵架、骂人,特别当日清晨没吃东西以前要求更严,连带有“死”、“病”、“痛”、“穷”、“没有”、“不要”等字音的话都不能讲。所以这天都早起床,吃东西,动口以后,说话就自然些了。
腊月二十九日过年,饭上甄后,妇女要停止针线活,也不能洗衣服。年三十那天,禁止去水井挑水,说是这天龙王团年,不能惊他,否则,来年龙王会捣乱、遭水、旱灾害。这天不宰杀畜禽和伤害生命,让各种有生命的东西,都安全地度过“三十夜”。在吃年饭时,禁止菜汤泡饭,否则来年下大雨时,大水会冲垮田土。
在外地死去的尸体,不准抬进屋,都只能在屋外停柩待葬。为冷尸野鬼不能见家神。
不准把山上野外死的雀鸟野兽拿到家里来,见了死禽死兽,也不要告诉亲人,特别是正月为最。
禁止把看到蛇交配的情况告诉别人,因为这是不祥之兆,应先给树木讲,对树讲了,树要枯萎。
不准用脚踩在灶上,不准在灶上烘衣裤、鞋袜和其他脏物,灶上禁煮狗肉。
禁用五爪肉和其他非宰杀的肉祭神,否则是对神灵的侮辱。
禁止随意移动火坑中的三脚,每年只能在腊月三十日动一次。因为三脚是一家之主,不随便动位置,这是安居的象征。
禁止锄头扛在肩上和挑空水桶、空粪桶进屋,不准将畚箕覆在堂屋中,因为这是埋人的迹象。
禁止在屋里吹口哨,在屋里打呵吹,也不得随便在屋内敲敲打锣。这样会引鬼怪入门。家有孕妇不得随意动土,在壁上钉钉子、折门窗,也不能随意移动家里的大型家具,防止惊动胎儿。
农村草医忌吃狗肉和其他五个爪子的兽肉,否则,药物、符水不灵。
未婚青年男女(包括少年儿童)忌吃猪蹄子叉叉,说吃了找不到对象。
未上学的儿童禁止吃鸡爪子,不许吃猪鼻孔肉,不许吃敬过神的菜饭,不吃猪尾巴。
不准外人同闺女开玩笑和坐在一条凳子上。
不准在吃饭时端着碗站在别人的背后,面对别人背后吃,说是吃别人的背,使别人“背时”。
妇女生小孩未满月,不许进人家的屋,说是空肚子进屋,于人家不利。
出门求医,忌逢搬挖锄、带畚箕的人。
出门办事忌逢女人。
……
随着经济、文化、科学的发展,以上的一些禁忌已逐渐消失。
转载:
民族文化
七夕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七月初七香桥会】牛郎织女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世代承传,家喻户晓。在嘉兴的塘汇乡古窦泾村,每年皆有一次七月七香桥会,届时方圆十余里的男女老少都来敬香赶会,很有一番热闹。
那天,附近各村的香客,各自忙碌着。有人用红纸绿纸包着檀香;有人将一市尺左右长的线香每十支一束裹好,称作裹头香;还有人准备了粗官香和一些其他物品,大家纷纷汇聚拢来。然后,由几名手艺好的男女香客,用裹头香搭起一座约四五公尺长、五十公分宽的香桥,再用双支粗官香装成桥栏杆,并在栏忏上扎上花花绿绿各种颜色毛线做成的花纹装饰。桥的正中,便放上各家各户送来的檀香包,那些巧妙的手,会将那红绿纸包搭起一座精巧的香亭。香亭东西两侧还各有对联一副:一联是“一年一度七夕会,依依难舍话别离”;另一联则是“云影当空两水平,箫笙何处玉人来”,虽然,这两副对联的文字对仗不够工整,甚至个别用词也含混不清,可是,它却点明了这一活动的主题。这是对牛郎织女追求自由幸福的声援与支持。
香桥搭成之后,各家还陆续送来一串串纸折的,金黄色的元宝锭,也全堆放在桥上,于是,红绿相间,金碧辉煌,一座香桥在烛光照耀下屹立着,煞是好看,多少年代以来,多少人的祝愿和希望,都堆放在这香桥之上。小小的香桥,究竟承受着多少重量呢?
从上午开始搭香桥起,众多的孩子们就在这里玩乐瘪戏。下午过后,各村香客也纷纷汇集,既是祝愿,也是娱乐。
及夜,香桥点燃焚化,人们想象着牛郎织女走过自己献赠的香桥相会了,便获得极大的满足,尽兴而归。
【闽东的拜织女拜魁星】农历七月初七夜,俗称“七夕”。闽东一带民间,姑娘家们于是夕“拜织女”,仪式非常隆重有趣;有些出嫁未生育的少妇,盼望喜获磷儿,这天都回娘家参加“拜织女”。这无疑是基于我国古人自然崇拜心理,谓“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等韵事流传,象征农业经济社会的男女生活,为农村青年男女最佳的谈话资料,而演变为“拜织女”之俗。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农历七月初七,俗又称“魁星生日”。“魁星”系北斗一星宿名。民间谓“魁星主文事”。闽东一带读书人崇敬魁星,仅次于孔子,于“七夕”更有“拜魁星”之俗。 “拜魁星”仪式亦在月光下举行,和上述拜织女相类似,所以,在闽东一带村庄里居民,若是一家人丁旺盛宽敞的屋子,“七夕”这晚,天井里往往摆上“拜织女”、“拜魁星”二张香案,仕女聚会一堂,又被分为两个面面相对不同性别的小天地,非常热闹有趣。
“拜魁星”事先要糊一个纸人(魁星):高二尺许,宽五六寸,蓝面环眼,锦袍皂靴,左手斜捋飘胸红髯,右手执朱笔,置案上。祭品隆重不可缺的是羊头(公羊,留须带角),煮熟,两角束红纸,置盘中,摆“魁星”像前。其他祭品茶酒等随便。参加拜魁星的,于烛月交辉中进行,鸣炮焚香礼拜罢,就在香案前围桌会餐。席问必玩一种“取功名”的游戏助兴,以桂圆、榛子、花生三种果干,代表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以一人手握上述三种果干各一颗,往桌上投,随它自行滚动,某种果干滚到某人跟前停止下来,那么,某人即状元、榜眼或探花;如投下的干果各方向都滚偏,则大家都没有“功名”,须重新再投,称“复考”;都投中,称“三及第”;其中二颗方位不正——比如桂圆,榛子都不中,只花生到某人跟前,而某人即中“探花”。这样投一次,饮酒一巡,称“一科”,而谓“这科出探花”,大家向“探花”敬酒一杯。敬酒的“落第考生”下“一科”继续“求取功名”,而有了“功名”的不参加。这样吃吃玩玩,一直玩到大家都有“功名”为止。散场时鸣炮烧纸镪,“魁星”像也和纸镪一起焚烧。
【七夕节的习俗】旧时在民间七月七日是一个很热闹的节日,尤其是年轻女子对这一天兴趣极大。她们穿新衣,拜双星,并乞巧。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诸城、滕县、邹县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胶东,鲁西南等地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而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各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今天,这类活动已为人遗忘,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在这个节日设香案,拜祭牛郎织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备妥,傍晚时分开始向织女乞巧。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
转载:
Netor·中华节日|七夕
七夕乞巧的“变俗”与“正俗”
这个问题,曾引起古人注意。清初王士《香祖笔记》在叙明上述诏令后说,名七夕而用六,不知起于何时。博赡如王士,还是只能存疑,而所表示的疑问,又显然沿承南宋洪迈《容斋三笔》:“太平兴国三年七月,诏七夕嘉辰,著于令甲。今之习俗多用六日,非旧制也,宜复用七日,且名为七夕而用六,不知何时以然。”王士也说是太平兴国年间下诏,而非如另一说所称宋太宗淳化年间;他的疑问表述为“不知起于何时”,与洪迈“不知何时以(已)然”语亦不异,可见他所依据的就是《容斋三笔》。
其实,明代沈德符对“七夕用六”的起始及相关问题有过说明了,只是王士并未见到或虽见而不曾注意,晚清俞樾《茶香室续钞》是称引了的:“明沈德符《野获编》云:江南李煜以七夕生,至期,其弟从益自润州赴贺,乃先一日乞巧,江浙间俱化之,遂以成俗。直至宋淳化间,始诏更定仍为七夕。然则七夕之用六夕,自南唐始。”末句为俞氏按语。南唐国主李煜(937-978)生于七夕,他在继位后,王室人员和群臣于此日贺寿,其弟李从益居润州(今镇江),因贺生辰须于初七日到国都江宁(今南京),就提前一天乞巧,江南、浙江民间便也照着早一天乞巧,不多几年竟代替旧俗成为新俗。这种情形似乎还由南而北影响到中南地区,李煜失国(975年)、“归为臣虏”以后仍然如此,以至宋太宗为之不安,要用政治方式干预,名义上是要恢复旧制,进行正俗,实际上自然是为了消除李煜生辰导致民间变俗的影响。
事情并未到此为止。李煜降宋之初,宋太祖封他为违命侯,尽管有羞辱之意,但宋太祖知道他并无政治能量,并不想杀害他,只把他当作翰林学士看待,而在“烛影摇红”下兄终弟及继位为帝的宋太宗却对他不放心,总是提防着他,下诏更定七夕于前,又赐药暗害于后。李煜在东京(今开封)过“臣虏”生活,“时时以泪洗面”,又在所填词里写了故国之思,宋太宗因此忌恨,也不管李煜只是写情而非立誓,仍必欲置之死地。相传他借李煜生辰时机(当是公元978年)赐牵机药,服后即死。生于七夕的人当然不少,死于七夕的也是代不乏人,但是生日即是死期,这个概率极小;李煜以生日受赐牵机药,纵然不想服也不行。他之死岂是偶然,这个传说的可信程度应当认为很高。
李煜死于978年,亦即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太宗下诏正俗更定七夕,应在此年七月初,若迟至淳化(990-994)年间,则其“耐心”恐怕等不到这么久吧。
转载:
Untitled Document
七夕节的诗词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转载:
七夕节的诗词
乞巧七夕的习俗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诸城、滕县、邹县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胶东,鲁西南等地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而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各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今天,这类活动已为人遗忘,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在这个节日设香案,拜祭牛郎织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备妥,傍晚时分开始向织女乞巧。
转载:
乞巧七夕的习俗
七夕的由来与传说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转载:
七夕的由来与传说
七夕节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转载:
七夕节的简介
中国重大节日饮酒习俗
春节:俗称过年。汉武帝时规定正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正月的第一天,有的地方,人们一般是不出门的,从正月初二起,才开始串门,有客人上门,主人将早已准备好的精美的下酒菜肴摆上桌子,斟上酒,共贺新春。春节期间要饮用屠苏酒、椒花酒(椒柏酒);寓意吉祥、康宁、长寿。
“屠苏”原是草庵之名。饮屠苏酒始于东汉。相传古时有一人住在屠苏庵中,每年除夕夜里,他给邻里一包药,让人们将药放在水中浸泡,到元旦时,再用这井水对酒,合家欢饮,使全家人一年中都不会染上瘟疫。后人便将这草庵之名作为酒名。“椒花酒”是用椒花浸泡制成的酒,它的饮用方法与屠苏酒一样。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采花以贡樽。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
灯节:又称元宵节、上元节。此节日始于唐代,因为时间在农历正月十五,是三官大帝的生日,所以过去人们都向天宫祈福,必用五牲、果品、酒供祭。祭礼后,撤供,家人团聚畅饮一番,以贺新春佳节结束。晚上观灯、看烟火、食元宵(汤元)。
中和节:又称春社日。时在农历二月一日,祭祀土神,祈求丰收,有饮中和酒、宜春酒的习俗,说是可以医治耳疾,因而人们又称之为“治聋酒”。据《广记》记载:“村舍作中和酒,祭勾芒种,以祈年谷”。据清代陈梦雷的《古今图书集成·酒部》记载:“中和节,民间里闾酿酒,谓宜春酒”。
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人们一般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为一个节日,有扫墓、踏青的习俗。始于春秋时期的晋国。这个节日饮酒不受限制。据唐代段成式著的《酉阳杂俎》记载:在唐朝时,于清明节宫中设宴饮酒之后,宪宗李纯又赐给宰相李绛酴酒。清明节饮酒有两种原因:一是寒食节期间,不能生火吃热食,只能吃凉食,饮酒可以增加热量;二是借酒来平缓或暂时麻醉人们哀悼亲人的心情。古人对清明饮酒赋诗较多,唐代白居易在诗中写道:“何处难忘酒,朱门美少年,春分花发后,寒食月明前”。杜牧在《清明》一诗中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端五节、重五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节。时在农历五月五日,大约形成于春秋战国之际。人们为了辟邪、除恶、解毒,有饮菖蒲酒、雄黄酒的习俗。同时还有为了壮阳增寿而饮蟾蜍酒和镇静安眠而饮夜合欢花酒的习俗。最为普遍及流传最广的是饮菖蒲酒。据文献记载:唐代光启年间(885-888年),即有饮“菖蒲酒”事例。唐代殷尧藩在诗中写道:“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由于雄黄有毒,现在人们不再用雄黄兑制酒饮用了。
中秋节:又称仲秋节、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在这个节日里,无论家人团聚,还是挚友相会,人们都离不开赏月饮酒。文献诗词中对中秋节饮酒的反映比较多,《说林》记载:“八月黍成,可为酎酒”。五代王仁裕著的《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在宫中举行中秋夜文酒宴,并熄灭灯烛,月下进行“月饮”。韩愈在诗中写道:“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到了清代,中秋节以饮桂花酒为习俗。据清代潘荣陛著的《帝京岁时记胜》记载,八月中秋,“时品”饮“桂花东酒”。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茱萸节。时在农历九月初九日,有登高饮酒的习俗。始于汉朝。历代人们逢重九就要登高、赏菊、饮酒,延续至今不衰。节日里除饮菊花酒外,有的还饮用茱萸酒、茱菊酒、黄花酒、薏苡酒、桑落酒、桂酒等酒品。
除夕:俗称大年三十夜。时在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为丰盛的酒席,即使穷,平时不怎么喝酒,年夜饭中的酒是必不可少的。吃完年夜饭,有的人还有饮酒守夜的习俗。即除夕夜通宵不寝,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始于南北朝时期。除夕守岁都是要饮酒的,唐代白居易在《客中守岁》一诗中写道:“守岁樽无酒,思乡泪满巾”。孟浩然写有这样的诗句:“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宴”。
啤摘世界 - 啤酒文化(浏览主题 - 中国重大节日饮酒习俗
中国节日饮酒活动礼仪
过年,也叫除夕,是中国人最为注重的节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为丰盛的酒席,即使穷,平时不怎么喝酒,年夜饭中的酒是必不可少的。吃完年夜饭,有的人还有饮酒守夜的习俗。正月的第一天,有的地方,人们一般是不出门的,从正月初二开始,才开始串门,有客人上门,主人将早已准备好的精美的下酒菜肴摆上桌子,斟上酒,共贺新春。
新年尹始,古人有合家饮屠苏酒的习俗,饮酒时,从小至大依次饮用。据说饮此酒可以避瘟气。
“岁酒”:这是朝鲜族酒的习俗。这种酒多在过“岁首节”前酿造。岁首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岁酒”以大米为主料,配以桔梗、防风、山椒、肉桂等多味中药材,类似于汉族的“屠苏酒”,但药材配方有所不同。用于春节期间自饮和待客,民间认为饮用此酒可避邪,长寿。
“新谷酒”:这是哈尼族酒的习俗。每年秋收之前,居住在云南元江一带的哈尼族,按照传统习俗,都要举行一次丰盛的“喝新谷酒”的仪式,以欢庆五谷丰登,人畜平安。所谓“新谷酒”,是各家从田里割回一把即将成熟的谷把,倒挂在堂屋右后方山墙上部的一块小篾笆沿边,意求家神保护庄稼,然后勒下谷粒百十粒,有的炸成谷花,有的不炸,放入酒瓶内泡酒。喝“新谷酒”选定在一个吉祥的日子,家家户户置办丰盛的饭菜,全家老少都无一例外地喝上几口“新谷酒”。这顿饭人人都要吃得酒酣饭饱。
“菊花酒”,古已有之,<<西京杂记>>曾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转载:
中国节日饮酒活动礼仪
重大节日的饮酒习俗
1、春节
俗称过年。汉武帝时规定正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春节期间要饮用屠苏酒、椒花酒(椒柏酒);寓意吉祥、康宁、长寿。
“屠苏”原是草庵之名。相传古时有一人住在屠苏庵中,每年除夕夜里,他给邻里一包药,让人们将药放在水中浸泡,到元旦时,再用这井水对酒,合家欢饮,使全家人一年中都不会染上瘟疫。后人便将这草庵之名作为酒名。饮屠苏酒始于东汉。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记载:“屠苏酒,陈延之《小品方》云,‘此华佗方也’。
元旦饮之,辟疫疠一切不正之气。”饮用方法也颇讲究,由“幼及长”。“椒花酒”是用椒花浸泡制成的酒,它的饮用方法与屠苏酒一样。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采花以贡樽。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宋代王安石在《元旦》一诗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周庚信在诗中写道:“正朝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吐随铭主,椒花逐颂来”。
2、灯节
又称元宵节、上元节。这个节日始于唐代,因为时间在农历正月十五,是三官大帝的生日,所以过去人们都向天宫祈福,必用五牲、果品、酒供祭。祭礼后,撤供,家人团聚畅饮一番,以祝贺新春佳节结束。晚上观灯、看烟火、食元宵(汤元)。
3、中和节
又称春社日,时在农历二月一日,祭祀土神,祈求丰收,有饮中和酒、宜春酒的习俗,说是可以医治耳疾,因而人们又称之为“治聋酒”。宋代李在诗中写道:“社翁今日没心情,为乏治聋酒一瓶。恼乱玉堂将欲通,依稀巡到等三厅”。据《广记》记载:“村舍作中和酒,祭勾芒种,以祈年谷”。据清代陈梦雷纂的《古今图书集成•酒部》记载:“中和节,民间里闾酿酒,谓宜春酒”。
4、清明节
时间约在阳历4月5日前后。人们一般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为一个节日,有扫墓、踏青的习俗。始于春秋时期的晋国。这个节日饮酒不受限制。据唐代段成式著的《酉阳杂俎》记载:在唐朝时,于清明节宫中设宴饮酒之后,宪宗李纯又赐给宰相李绛酴酒。清明节饮酒有两种原因:一是寒食节期间,不能生火吃热食,只能吃凉食,饮酒可以增加热量;二是借酒来平缓或暂时麻醉人们哀悼亲人的心情。古人对清明饮酒赋诗较多,唐代白居易在诗中写道:“何处难忘酒,朱门美少年,春分花发后,寒食月明前”。杜牧在《清明》一诗中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端五节、重五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节。时在农历五月五日,大约形成于春秋战国之际。人们为了辟邪、除恶、解毒,有饮菖蒲酒、雄黄酒的习俗。同时还有为了壮阳增寿而饮蟾蜍酒和镇静安眠而饮夜合欢花酒的习俗。最为普遍及流传最广的是饮菖蒲酒。据文献记载:唐代光启年间(885—888年),即有饮“菖蒲酒”事例。唐代殷尧藩在诗中写道:“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后逐渐在民间广泛流传。历代文献都有所记载,如唐代《外台秘要》、《千金方》、宋代《太平圣惠方》,元代《元稗类钞》,明代《本草纲目》、《普济方》及清代《清稗类钞》等古籍书中,均载有此酒的配方及服法。菖蒲酒是我国传统的时令饮料,而且历代帝王也将它列为御膳时令香醪。明代刘若愚在《明宫史》中记载:“初五日午时,饮朱砂、雄黄、菖蒲酒、吃粽子。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也有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由于雄黄有毒,现在人们不再用雄黄兑制酒饮用了。对饮蟾蜍酒、夜合欢花酒,在《女红余志》、清代南沙三余氏撰的《南明野史》中有所记载。
6、中秋节
又称仲秋节、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在这个节日里,无论家人团聚,还是挚友相会,人们都离不开赏月饮酒。
7、重阳节
又称重九节、茱萸节,时在农历九月初九日,有登高饮酒的习俗。始于汉朝。宋代高承著的《事物纪原》记载:“菊酒,《西京杂记》曰:‘戚夫人待儿贾佩兰,后出为段儒妻,说在宫内时,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登高,《续齐谐记》曰:‘汉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谓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急令家人作绢囊,盛茱萸,悬臂登高山,饮菊花酒,祸乃可消'。景率家人登,夕还,鸡犬皆死。房曰,‘此可以代人'。”自此以后,历代人们逢重九就要登高、赏菊、饮酒,延续至今不衰。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对常饮菊花酒可“治头风,明耳目,去痿,消百病”,“令人好颜色不老”,“令头不白”,“轻身耐老延年”等。因而古人在食其根、茎、叶、花的同时,还用来酿制菊花酒。除饮菊花酒外,有的还饮用茱萸酒、茱菊酒、黄花酒、薏苡酒、桑落酒、桂酒等酒品。
8、除夕
俗称大年三十夜。时在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人们有别岁、守岁的习俗。即除夕夜通宵不寝,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始于南北朝时期。梁代徐君倩在《共内人夜坐守岁》一诗中写道:“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除夕守岁都是要饮酒的,唐代白居易在《客中守岁》一诗中写道:“守岁樽无酒,思乡泪满巾”。孟浩然写有这样的诗句:“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宴”。宋代苏轼在《岁晚三首序》中写道:“岁晚相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夕夜达旦不眠为‘守岁'”。
除夕饮用的酒品有“屠苏酒”、“椒柏酒”。这原是正月初一的饮用酒品,后来改为在除夕饮用。宋代苏轼在《除日》一诗中写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来年七十岁”。明代袁凯在《客中除夕》一诗中写道:“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唐代杜甫在《杜位宅守岁》一诗中写道:“守岁阿成家,椒盘已颂花”。
除夕午夜,全家聚餐又名为团圆酒,向长辈敬辞岁酒,这一习俗延续到今。
转载:
山东新闻网
2007年7月22日星期日
上海民俗节庆
除夕和春节
除夕,又名"年三十",指阴历一年最后一天或这。-天的晚上,故又称"大年夜"。除夕的"除"字,原意除去,所以除夕又叫"岁除"。按旧俗腊月廿 三日为灶日,应祭灶君。腊月廿四日为小年,从这天起直到除夕,家家都要打扫卫生,购置年货,农村要杀猪宰羊,磨糯米粉、做各种点心,腌制各种腊味。另外还 要贴年画。城里人则往往买些水仙花、腊梅、天竺等插在瓶中以增添节日气氛。当夜幕降临时,合家团聚,吃年夜饭,又叫团圆饭,席上菜肴一般是十分丰盛的。
夜间通宵不睡,市民一般在家观看电视节目,名曰"守岁",当新的一年钟声敲响时,霎时鞭炮齐鸣,迎接新春。为保证市民安全,在市中心已禁放爆竹,但以其他方式欢度春节。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一片喜气洋洋。旧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新年,初一拂晓,人们都穿戴整齐,合家向长辈拜年,平辈间相互拜 年。长辈还要给孩子们送红纸包的压岁钱,祝贺他们增加一岁。初一下午以及初二、初三出外向亲友贺年,现在通讯发达了,不少人都用电话或网上拜年。现在可视 电话已开始走进人们生活。当你给远方亲朋好友拜年时,对方接听者的音容笑貌会立即清晰地展现在电视显示屏幕上。那清晰的声音,高质量的画面,能让你感受到 与亲朋犹如面对面谈话般的亲切。
初四,不少人都买了活鲜鲤鱼"接财神"。因"鲤"和"利"读音相近,再因从水里抓出活鲤鱼穿丝绳贴红纸的时候,头尾翘起,像大元宝似的。初一到初五,街巷十分热闹,往寺院进香或逛庙市者络绎不绝。
商号店铺在初一至初三都告停业,叫做"封关"。有的停业到初五,这是一年中职工们惟一休息的日子。初五接财神,晚上吃财神酒。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上元节,这天晚上称元宵。闹元宵算得是件盛事,一般白天吃馄钝,晚上吃元宵,又名吃汤圆。元宵节,在旧上海城内外好几处闹市搭起高大 灯棚,各种花灯聚集一起,蔚为壮观。黄浦江上樯帆林立,有些船只桅杆上挂起了灯。在郊野田间同样到处挂着灯,称做"望田灯",也是预兆五谷丰登之意。"耍 龙灯"是郊县一项热闹的节庆表演,在西郊和嘉定南翔一带尤盛,表演时伴以十番锣鼓,有时数十条龙灯相会表演抢龙珠。
妇女们在元宵节还要"走三桥",传说在月色校洁的晚上走过三座大桥,便可终年除却百病。旧上海城内外,水渠纵横,桥梁很多,走过三桥是很容易的。在当时去小东门外走一走陆家石桥的人就格外多的了。
清明节
三月里清明节,人们借着扫墓的机会到郊野去踏青。
三月十五日多去龙华寺进香。这一天龙华镇上庙市极盛。很多人喜欢看桃花,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清乾隆李行南《竹枝词》写道:"三月十五春色好,游踪多集古禅关;浪堆载得钟声去,船过龙华十八湾。""龙华晚钟"原是上海八景之一。
三月二十三日崇祀天后诞辰,祈求天后神佑,上海的闽界客商,希望能在海上"安澜利适"。当时天后宫里信徒供祀天后,并邀戏班子演戏。
立夏节
四月里立夏节,上海郊县农民取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称麦蚕,人们吃了,谓可免"疰夏"。用立夏时青嫩的草头和入米粉,油煎成饼,叫做" 摊粞",为上海和浦东地区人民所喜食。还把糖梅子、酒酿、咸蛋等作为当令食品,称为时鲜,取以尝口,称尝"三新"。
浴佛节
四月初八浴佛节(释迦牟尼诞辰),这天寺庙要拂去佛像身上尘土,诵经礼拜,城内外大的寺院如静安寺和方浜路的广福寺都有盛大庙会,庙会期间,山门外百货毕集,进行土特产品交流。
端午节
五月忙着过端午节,家家裹糯米粽子,或称角黍,门上都要挂上菖蒲、艾蓬、蒜头,意为"避邪"。正午饮雄黄酒。以苍术、白芷、芸香等药物烟熏室内。 以雄黄抹在孩子额上,用来祛湿解毒,消除秽气,意味着安度炎暑,不染疫疠。当令食物是棕子、批把、黄鱼、大蒜。端午节令人最感兴趣的是看龙舟竞渡。
观音诞辰
六月十九日观音诞辰,佛寺里香风又盛了,很多佛教信仰者,云集寺庙。
七巧会
七月七日,是俗传牛郎织女双星渡河的时候,这天晚上供瓜果,作"七巧会"吃巧果。
中元节
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寺庙中做道场,放"焰口",并在水池放莲灯,称"盂兰盆会"。
地藏王生日
七月三十日,佛教传说为地藏王生日,旧俗在街巷地上及居家庭园遍插棒香并点燃蜡烛叫做"地灯"。
中秋节
七八月中秋,是赏月季节。人们出游看月华,称做"走月亮"。旧上海很多人喜欢到小东门外陆家石桥观赏桥下月影荡漾。"石梁夜月"便是"沪城八景" 之一。中秋等至十八日大潮汛,很多人到东城观江湖,也有人到浙江海宁去观潮。近年来,还有不少人观看"上海桂花节"的各种表演。
重阳节
九月九日重阳节,以糯米粉和糖蒸重阳糕,嘉定和川沙高桥等地则制松糕,都是应景的食品,又以菊花等酿酒,人们畅饮重阳酒《这天为应古时桓景登高避灾的故事,居民又有登高之举,松江余山及豫园大假山都成为登高胜地。
菊花会
九月中旬菊花会,很多文人雅士,举行菊花会,赏菊题诗,有各种各样的名菊,万卉齐放,高低疏密,瓷盆竹格,无不尽态极研,争奇斗艳。
冬至节
十一月冬至节,冬至前一日,旧俗磨米粉蒸花糕,做粉圆,馈送亲友,如同贺年。
释迦牟尼得道日
十二月初八,相传是释迦牟尼得道日,民间煮食"腊八粥",而寺庙尤为盛行,用胡桃、红枣、栗、蚕豆、芋艿、慈姑及蔬菜等与白米一起煮成粥,供奉佛像前,然后僧人分食,并馈送檀越(信佛的施主)。
送灶神
十二月下旬,人们忙着送年礼。二十四日做谢灶团,以酒、果、团子、元宝糖把灶,送灶神朝天。元宝糖是一种胶牙的饴糖,意为用此胶住灶神的嘴,不让他上奏人间的罪过。
以上的风俗,在上海郊县有的农村仍有流行。上海市内则由于时代的变化,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有的已经渐遭淘汰,有的则通过变化而继承下来。总之, 上海市内的岁时风俗,处在不断的渐变之中。如新岁吃汤团,清明食青团,端午包棕子、中秋尝月饼、重阳吃糕团、除夕包饺子制年糕等仍成为江南地区民俗,"海 派"特色的个性。
由于都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市民纷纷提出岁时禁放鞭炮的建议,因为燃放鞭炮易造成火灾,伤害事故及环境污染,故市公安局规定内环线以内区域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近几年春节,许多家庭把给孩子春节压岁钱的习俗,改为赠送玩具或图书。春节期间走亲戚送礼,许多市民也一改过去送礼盒的习惯,以鲜花礼仪电报代替礼盒已渐成风气。
转载:
民俗节庆
中秋团圆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
之所以把每年的八月十五日作为中秋节,是因为按古代历法规定,农历七、八、九三个月称为秋天,八月居秋天之中,而八月十五又居八月正中,所以人们便把八月 十五日叫做中秋节了。中秋节之夜,月亮最亮、最圆,月色皎洁,气温凉爽,中国民间把月圆看作团圆的象征,固而人们也把八月十五日叫做团圆节。
中秋节的由来有各种说法,但最为普遍之说当是“祭月”。据有关史料记载,古代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那时,人们在月光如水的中秋之夜,燃烧火 堆,跳舞庆祝夏收,并祈求月神赐给秋天丰收,这可能就是早期的祭月活动形式和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祭月内容不断丰富,并成定制,代代相传,据史料记载, 在晋朝时就有对月朝拜的习俗。此后帝王中秋祭月,祈祷丰收遂成传统,并逐渐流传到普通百姓中,成为民间的喜庆节日。到北宋年间民间过中秋节不亚于春节。北 宋的《东京梦华录》就有这样的记述,当时北宋的京城开封,每逢中秋之夜,分外热闹,酒店门面装饰一新,张灯结彩,出售陈年好酒,店铺摆满新鲜水果,夜市盛 况空前,市民争先到酒楼订座,以先睹月出为快,可见当时人们对中秋节的重视程度。
祭月,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节日活动,历代帝王都非常重视,活动安排十分隆重,其中数清朝慈禧太后的祭月规模最大。中秋之夜,满朝文武大臣、宫女、太监簇拥 着慈禧太后在颐和园排云殿前举行祭月大典。供品除精选月饼、七节藕和新鲜果品外,还特制直径数尺的“月华”。因“饼”与“病”音相近,慈禧太后忌讳此音。 故在宫中称月饼为“月华”。月饼上印有广寒宫、桂树、嫦娥、玉兔等图案。祭品中的西瓜则由名厨操刀切成数瓣,形如莲花绽开,置于莲花形状的大铜盘里,摆在 供桌上。祭月毕,把大月饼切成小块,连同“莲花西瓜”分赐妃嫔、太监、亲近侍女。然后慈禧太后与众人分乘龙舟、游船,在昆明湖荡舟,船上备有美味佳肴,名 为“泛舟赐宴”。是时,湖上空焰火飞舞,湖面燃放莲花灯,场面蔚为壮观,气氛甚为热烈。
民间祭月,虽然没有宫廷的规模场面,但也充满虔诚和乐趣。一般是在月出之前,在庭院中设下香案,摆满时鲜瓜果和月饼,在香炉上插一树枝或豆枝,代表月中的 桂树。月亮自东方冉冉升起时,全家人面向月亮朝拜。因月亮称为“太阴”,所以中秋节主祭一般是妇女,向月亮朝拜也是先女性后男性。祭月后,一家人围坐一 起,一边分享供品,一边欣赏中秋明月。老人们常常讲起嫦娥奔月、吴刚学仙被罚在月中砍伐桂树、玉兔捣药等月宫中的神话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此时,文 人们则聚在一起,饮酒赏月,即景抒情,吟诗作赋,处处充满团聚、欢乐的节日气氛。
中秋节祭月的主要供品是月饼,也是中秋节的应节食品。月饼形似中秋圆月,故名月饼,也叫团圆饼。据说中秋节吃月饼是从唐朝开始。唐太宗李世民当皇帝时,北 方突厥族屡次进犯边关,于是令大将李靖率部出征,转战边塞,屡建奇功,平定了突厥族的进犯。八月十五日李靖凯旋而归。为了庆祝胜利,唐太宗李世民亲自在城 门外迎接,京都长安鸣炮奏乐,军民狂欢通宵。当时有一个吐蕃商人进献给李世民一盒胡饼,他接过装饰华丽的饼盒,取出彩色圆饼,指着悬挂天空的明月说:“应 将胡饼邀蟾蜍”。唐太宗说的“蟾蜍”,意指月亮。因为古时传说月亮里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里常用蟾蜍喻月亮,或把月亮叫“蟾宫”。他把胡饼分给文 武官员品尝,众人称赞不绝。从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流传下来。因胡饼形似圆月,人们便把胡饼改称月饼了。到了宋代月饼作为中秋节的应节食品和馈赠亲友 的高级礼品就已相当普遍。宋时《燕京岁时记·月饼》中记载:“至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后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苏 东坡在一首诗中也曾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口饴”。不仅写出了月饼的成份和形状,而且概述了亲吃月饼的感受。据传,元朝末年朱元璋组织农民起义,传递 秘密通知是在月饼中夹有一张写有“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字条,约定中秋之夜为起义时间。由此可见中秋节吃月饼由来已久,十分普遍,而且代代流传,至今 而不衰。
随着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代代延续,月饼的制作工艺也不断改进,做工更加精细,品种风格更加多样,用料越来越讲究适口,因而各地的月饼花色各有千秋,不同对 象可以按照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爱好选择食用。苏州的苏式月饼多层皮酥,有百果、豆沙、鲜肉做馅;北京的京式月饼,素油素馅,香甜不腻;广东的广式月饼皮薄馅 多,油润色鲜,用椰蓉、五仁、蛋黄、桂花为馅;潮州的潮式月饼重油重糖,香甜可口;四川的川式月饼香甜略有辣味……我们滦河流域的月饼特点是重油重糖,用 青丝玫瑰和桃仁做馅,食用时清新爽口。为了满足人们的节日需求,现在市场上各式月饼琳琅满目,并以精制盒装为主,供人们任意选购。
现在民间的中秋节不再举行祭月活动,一般是全家老幼聚在一起,中午吃顿团圆宴,晚上吃月饼、赏月、唠家常。对近亲挚友则在节前送些月饼和酒,表示祝贺团圆安康之意。节日活动突出了家庭团聚、亲友和谐的气氛。
中秋团圆节-来稿照登|滦河文化研究会
岁到中秋话月饼
尽管丰收的中秋节日瓜果梨桃石榴枣已应有尽有,但是节物中首选的依然是月饼。中国最早有月饼的记载在唐朝,高祖李渊与群臣妃嫔欢度中秋时,吐蕃的商人敬献 外表装饰华美的圆饼,李渊指着天上的圆月笑说:“应将圆饼邀蟾蜍。”相传在月宫中有金蟾和玉兔,蟾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癞蛤蟆”。有传说讲这个癞蛤蟆就是 嫦娥变的,因为她对自己的丈夫不忠。高祖欲“邀蟾蜍”共吃月饼,设想他一定是希望下凡来的癞蛤蟆又变回嫦娥,不然中秋佳节之时与癞蛤蟆一块儿吃月饼多扫 兴!
唐朝时只有圆饼,到了南宋时才有月饼一词(见吴自牧《梦梁录》),但不普遍。到了元朝末年才兴起月饼风,其时义军首领张士诚利用中秋节向亲友赠送月饼的机 会,在饼中夹带起义令,约定各路义军在中秋节起义。那时的月饼还很简单,在山西雁北一带至今还保留元朝时的制作方法:用麻油和水再加上红糖在铛上烤熟,表 面呈金黄色,在其上点以红色图案。在陕西很多地方仍然保留着古时的制作工艺。清朝时不准叫月饼,因为饼与“病”同音,故而叫“月华”,此令起于宫中,后流 传至民间。
转载:
今晚报-生活在线-内容页面